沖天爐內的渣相是熔煉過程中的必然產物。造渣的目的是將進入爐內的以SiO2為主要成分的高熔點礦物質變成低熔點的熔渣,以減弱對熔煉過程的不良影響。渣形成后,在爐內鐵液接觸,二者之間在一定的條件下會發生不同的物理、化學反應,從而影響鐵液的成分。
(1)渣的成分 渣是由焦炭的灰分、爐料中的雜質、爐襯材料、金屬氧化物和熔劑發生物理、化學反應所形成的低熔點化合物。常爐襯單班制沖天爐的渣量約占金屬料質量的5%左右,當采用耐火度較低的爐襯、灰分較高的焦炭、雜質較多的爐料時,渣量則大;而使用結晶爐料、低灰份焦炭的無爐襯長爐齡沖天爐,其渣量可少到金屬爐料量1%以下。爐渣的大致成分如表1所列。主要成分是SiO2、CaO和AL2O3三者綜合約占80%~90%。
表1沖天爐爐渣成份
(2)爐渣的性質 渣的物理特性:沖天爐爐渣是以硅酸鈣為主的玻璃體物質,當溫度升高至其軟點之后,隨著溫度的繼續升高,其流動性增強,呈現出液態性狀。
渣的流動性與其溫度相關,隨著溫度升高,渣的粘度下降,流動性增大。當粘度降至到2.0~2.5Pa·s時,渣即可自由流動。渣達到自由流動的溫度稱為熔化性溫度。對于酸性渣,通常這時的溫度約1300~1350℃。渣應具有適當的熔化性溫度,以適應在沖天爐的溫度條件下具有適宜的流動性以保證出渣順利,并且不致對爐襯在成過渡侵蝕,也不至于因為較長時間粘覆焦炭表面而過過分阻礙焦炭燃燒和鐵液吸熱。渣的熔化性溫度與渣的成分有關,通過調整渣的成分,如調整熔劑的加入量,可改變渣的熔化性溫度。
(3)爐渣的化學特性 爐渣的堿度:爐渣成分中,有酸性氧化物SiO2、P2O5等,也有堿性氧化物CaO、MgO、MnO、FeO等,還有中興氧化物AL2O3和Fe2O3等。爐渣含有酸性氧化物和堿性氧化物比例不同時,化學反應中呈現的酸堿性也不同。氧化物的酸堿性區分是以其水化物的性質而定,水化物為酸性的氧化物為酸性氧化物,如SiO2的水化物為偏硅酸H2SiO3:水化物是堿的氧化物為堿性氧化物,如CaO的水化物是氫氧化鈣Ca(OH)2。
表示爐渣酸堿性的參數是爐渣的堿度,用渣中主要的堿性氧化物與酸性氧化物的比例衡量之。AL2O3為兩性氧化物,在酸性渣中AL2O3呈現堿性,在堿性渣中呈現酸性,所以在酸性渣主要性質中不計入AL2O3的量,而在堿性渣計算中,將AL2O3作為酸性氧化物計入。粗略劃分時,常將R=1作為中性渣:R>1為堿性渣:R<1為酸性渣,表2列出了不同性質錄制的堿度。
表2不同堿度爐渣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