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可塑料是由70~80%粒狀和粉狀物料,加10~25%可塑性粘土等結合劑及適量增塑劑配制而成的,呈硬泥膏狀并在較長時間內保持較高可塑性的不定形耐火材料。
耐火可塑料主要用于不直接與熔融物接觸的各種加熱爐中,材質多為粘土質和高鋁質,也有硅質、鎂質、鉻質、鋯英石質和碳化硅質等。若按結合劑分類,有粘土結合、水玻璃結合、磷酸鹽結合、硫酸鹽結合的可塑料等。
為了保證耐火可塑料能順利施工和在高溫下能正常使用,可塑料應具備如下基本性能:①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以便于施工:②具有一定的保存期,以保證在制定的存放期內成型性能不變:③常溫養護具有一定的強度,以利于施工后能拆除框架或搬運:④具備一定的高溫體積穩定性,以防止因變形過大而造成爐襯結構破壞。
可塑料的可塑性與粘土的特性及加入量有直接影響。同時與加水量也有關。可塑性隨加水量增多而提高。但不能過高,一般為5~10%。要控制可塑料中粘土用量及加水量,可外加增塑劑。其作用是①使粘土顆粒的吸濕性提高,十年圖微粒分散并被水膜包覆②使粘土中的腐植物分散,并使顆粒溶液膠化③使粘土—水系統中的粘土微粒間的靜電塑力增高,穩定溶膠④將阻礙溶膠化的離子作為不溶性的鹽排除于系統之外:⑤使粘土中的水提高粘度,已形成結實的水膜等。增塑劑可用紙漿廢液、環烷酸、木素磺酸鹽、木素磷酸鹽、木塑鉻酸鹽等。
結合劑的選擇對可塑料的可塑性也有一定影響。不采用水硬性結合劑,可選擇熱硬性或氣硬性結合劑。如用氣硬性結合劑,在儲存時要采取密封措施。長期儲存,還要采取緩凝措施。
軟質粘土做結合劑的可塑料在施工后硬化緩慢,常溫強度很低。為此要加入適量氣硬性和熱硬性結合劑。加有硅酸鈉的可塑料在施工后強度變化較快,只要適當控制干燥速度,就可以防止產生干縮裂紋。施工后可較快拆模。但在干燥過程中,硅酸鈉可能向結合體表面遷移,阻礙水分順利排除,引起表皮變形,故用于建造工期長的大型窯爐和爐頂等處。
可塑料與相同材質的燒結耐火制品及其他不定形耐火材料相比,可塑料的熱震穩定性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