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澆注料一般由兩部分組成:一是骨料,即非連續相;二是粘合矩陣,又稱為基質,即連續相,決定了澆注料各種特性的多樣性,其中粘合矩陣又分別包括粉料、結合劑和添加劑等成分。骨料和基質這兩種成分之間的相互作用調節這澆注料的最終性質。其中結合劑起到將骨料和基質緊密連接在一起的作用。通過形成高溫相或通過加熱分解增強燒結動力學在生坯和更高溫度下為澆注料提供強度。因此,結合劑的選擇問題和對結合基質的解析對澆注料的性能有很大影響。
耐火澆注料中常用的結合劑為鋁酸鈣水泥,因其凝固速度快且脫膜強度高而獲得廣泛應用。但是,在含有硅微粉和(MgO)的體系中使用CAC有許多缺點,因所含的CaO在高溫下會與二氧化硅或氧化鋁形成鋁酸三鈣等結晶相,降低澆注料的耐腐蝕性和高溫機械強度。硅溶膠可以在燃燒后與耐火澆注料的氧化鋁中形成莫來石,有助于提高耐火材料的熱穩定性、耐火性以及物理強度。但在以硅溶膠作為澆注料的結合劑也存在許多問題,其流動性和施工性能通常較差,因此需水量較大。由此可見,每種結合劑均具有自身的特性,其結合機制不同,所應用的環境不同。深入了解其結合機理,對選擇合適的結合劑具有重要意義。
耐火澆注料靠結合劑的作用將其結合為整體,而結合劑的性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不定性耐火材料的常溫、中溫和高溫物理性能和力學強度。按所采用的澆注料結合劑的結合機理不同,可分為水化結合澆注料,如鋁酸鈣水泥和水合氧化鋁(ρ-AL2O3)結合澆注料;化學結合澆注料,如磷酸鹽結合澆注料,磷酸和磷酸二氫鋁結合澆注料;凝聚結合澆注料,如SiO2、AL2O3等微粉硅鋁溶膠結合澆注料。
各種結合劑的優缺點如上(表1)所示,鋁酸鹽鈣水泥凝結時間短,脫膜強度高,在高溫環境中具有良好的力學強度,但其卻不適于中溫環境,而磷酸鹽和硅溶膠則適用于中低溫的工作環境。水合氧化鋁、硅溶膠和非硅基溶膠均具有雜質少的優點,有利于提高澆注料的純度,從而增強其物理性能。 此外,鋁酸鈣水泥、水和氧化鋁和硅溶膠均需水量較大, 導致澆注料的顯氣孔率低, 抗爆裂性能差。